我的新年愿望
曾经,在2018年伊始许下一个小愿望---一定要在本命年拥有人生第一座5000米级雪山。最初把目光聚焦在 黑水奥太娜,甚至都做好了详细的攻略,浪漫地想象着在奥太娜之巅迎接2018的第一缕曙光。
燃鹅,最后因无人附和只好黯然放弃。
4月中旬,做好攻略约了人准备向 四姑娘山 二峰发起挑战。
结果,这次是天不遂人愿,从日隆镇出发都是晴空万里,当夜在二峰大本营却迎来此生最大一场雪。第二天冲顶到4700米的地方因积雪太深被迫放弃,5000米的雪山又与我失之交臂。
终于,在青海湖长线回来之后又得到好消息, 泸州飞马户外群的盆友悄悄告诉我:“ 成都野人部落的老6组织登三峰!”
听闻此言真是喜从天降,赶紧要了老6的微信号,偷偷向他诉说我急迫的心情。老6询问我的个人情况后,爽快地同意了我的加入。
于是,交钱后坐等出发之日的到来。等待期间又将此消息告诉掌中宝,最终他也顺利搭上末班车。

登四姑娘山大峰、二峰是从海子沟进去到各自的大本营,登三峰和幺妹峰则是从长坪沟进去后到各自的大本营。
幺妹峰的海拔和攀登难度非我等所能幻想,只能远远地仰视着“蜀山皇后”的风采。
此次我们要登的就是三峰,图中红色线条是大概的攀登路线,三峰冲顶的最后200米非常陡峭,因此需要借助技术装备才能完成冲顶。
至于四月份冲顶失利的二峰,计划着在今年11月份彩林盛开之时再次前往挑战。有兴趣的亲,到时候一起去大、二峰连登,顺带赏海子沟、花海子秋景。约么!

出发的日子终于来临,如约在 成都 海椒市街东方 新城 “野人部落”的堂口与此行的友友们会合。
上车出发,前往第二集合点茶店子客运站接另外一批同行的友友。在这里出了点小状况,从乐山来的一位朋友由于堵车没能按时到达集合点,结果大家又等待了30多分钟。

13点从海椒市街出发,15点30分才到都汶高速紫坪铺水库庙子坪大桥。自驾从桥上走过很多次,都没机会欣赏紫坪铺水库的景色,这次作为悠闲的乘客终于可以尽情地赏景、拍照。


车尾一女人抱着哭泣的孩子不停在安慰,车左侧一男子打开后车门在向里探询着什么,另一侧一中年妇人脸上流着鲜血在痛苦的呻吟。大家猜测着应该是高速过弯时方向打的太急,把自己给撞上路边的护栏了,他真的应该感谢护栏,否则肯定是冲入路边湍急的河流中。
周未同家人高高兴兴自驾出游,这安全问题可得小心,一旦出事令人老揪心老揪心。这不,这家子一下就从快乐的巅峰坠入痛苦的深渊。


近两年也过了四五次巴郎山,印象中无论是什么时候经过都是雾与云海,难道这巴郎山就没有晴空万里的时候么。

四姑娘山之夜




客栈用餐的大厅里,四周墙上、天花板上密密麻麻、重重叠叠贴满了全国各地的户外俱乐部队旗,看队旗上的内容又以来攀登一、二、三峰的队伍居多。



晚饭后,老6开始讲明天登山的注意事项,然后就是发放登山技术装备,讲解技术装备的组成、各部件的作用和大概的使用方法。
第一次和老6打交道,但是可以看出他虽然年龄不大但户外经经验丰富,组织能力也很强,关键还特别有耐心,面对第一次接触技术装备的友友们叽叽喳喳的发问,他总能不急不燥逐一作答。
年青人,赞你一个!!

果然是旅游的高峰季节,但见街上是灯火辉煌、人来人往,所有的店铺内都是灯火通明。街边的烧烤摊上鸡、兔、羊被通红的炭红烤的滋滋冒油,阵阵肉香从四面八方向你扑来,一丝一丝地钻入鼻中,刺激着你的每一个味蕾,真的令人欲罢不能。若不是老6一再叮嘱大家晚上不要喝酒的话,真想坐下来就着这美味整上二两小酒酒。
晚上入睡时窗外又下起雨来,起初还只是滴滴嗒嗒,到后来越来越大下令人揪心,大家纷纷在微信群里担忧起来,老6却不断安慰大家:这里的雨,明早就停了。
向着大本营--前进

除了我们几个重装的外,其余的伙伴都将背包交给马帮驮上大本营,每个包往返收费150大洋。其实我们的包也不算太重,因为大本营不但有帐篷而且还包今天晚餐和明天早餐,所以每人需要带的就只有睡袋、防潮垫、防寒衣物和途中的饮用水、路餐等,重量也不过30来斤,比平时的重装轻了好多。
果然是旅游旺季,长坪沟游客中心外的广场上,购买了门票等待乘座景区观光车的人排起了一字长蛇阵。



泸州五人小分队:漫游、乞丐、泊岸、倦飞鸟、掌中宝,分别来自丐帮群和飞马户外群。






在寺前老6再次召集大家集合,向大家交待徒步路线及注意事项,然后在这里照个全家福正式开启三峰攀登之旅。加上领队老6队伍共17人,其中妹纸有5人,特别佩服队伍中的5位妹纸,看似弱弱的身板内竟然蕴藏着洪荒之力,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一点也不输于队伍中的其他男淫们。





大家赶紧停下脚步清点人数,发现回锅肉和另外一名队友太过于兴奋早已绝尘而去,于是我们在此列队等候,老6独自小跑着去追他俩回来。













说起牛人冉胜,确实是队伍中大神级的人物,看他这身打扮,从清早出来就短衣短裤,他曾经在参加四姑娘越野跑时用飞奔的方式完成了我们今天要走的路程。





这里标注的是五号休息点,旁边的牌子上写着:前行半小时的休息点,有刀削面可以订餐,还附有订餐的电话。想来这是专为环四姑娘山所设的休息点吧,若是去三峰大本营谁会在此吃刀削面呢。


走到这里的时候,天空中又开始下起雨来,这不大不小时停时下的雨最是烦人,不穿雨衣吧淋的有些难受,穿上雨衣吧雨停了裹在身上不透气又热的难受。
走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好累好累,也不知道是汗水还是雨水将浑身都弄的湿漉漉的,喘息着放下肩上沉重的背包,小雨中也没处可避,胡乱找些食物便塞进肚子,然后再灌下半瓶早上出发时冲泡的咖啡,稍微缓过神来之后向导又催促着继续出发前行了。



喘息着回望沟口方向,居然可以见到蓝天白云与灿烂的阳光,再抬头看看为嘛只有我们的天空在下着雨,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东方有雨西方晴......


经常有朋友问我,你们这样重装在外面爬山穿越,不累么?其实哪有不累的,纵然是空手来走这样的路也会觉得累。在我看来这重装户外全在一口气:有志者事竟成!!
蒙蒙细雨中好不容易才爬上这道坡,可大部分伙伴们早已休息后离去,还好有秦楚端着个大炮在这里等着我,给我拍下这张累成狗一般的相片。



回望横亘在山坡上蜿蜒的来路,恰似回忆人生走过的每一天, 比如说今天走过的这些山路就将珍藏在我的记忆中,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回忆。
人生,总要有那么一些日子值得我们去回忆,总要有那么几个瞬间值得我们去感动。
望着远方清晰可见的喇嘛寺金色的屋顶,看着山谷间的云卷云舒以及远方的阳光和头顶的小雨,在这里拍个延时视频什么的再理想不过,同行全程背着三角架上山的妹纸甚至已经摆好了架势,怎奈收尾的协作立在路旁不住的催促,只好稍事休息继续上路。









厨房帐篷右上方斜对着的略带点山尖的山峰就是海拔5025米的大峰,大本营的位置在大峰和二峰之间的山坳里。最远处那顶黄色的球形帐篷右前方有条从大峰上流下来的小溪,这就是三峰大本营的饮用水源。

















高海拔地区累过之后食欲会大打折扣,我还好点儿,喝了两碗鸡汤、又泡着鸡汤吃下大半碗米饭,期间还整了好几块肥锅肉和好些红味白味的莲花白。

老6的此次组队政策相当宽松, 比如 这营地餐吧也是由自己选择,既可以自己带食材上来开小灶,也可以和着大部队吃协作做的集体伙食,集体伙食是一早一晚40大洋。






不知道是不是眠药过期的缘故,以往在高海拔地区吞下两片后都会睡的很好,这次吞了两片却完全失去作用竟然一夜无眠。虽然戴着耳塞,还是听到密集的雨点打在帐篷 上的声音,大家不免又纷纷担忧起来,这雨要是下个不停凌晨三点的冲顶怕是又要泡汤,难不成又和二峰一样累死累活爬到大本营后睡一觉又灰溜溜的返回不成。

凌晨两点钟帐篷外如约响起登山协作的叫醒声,其实大家都是迷迷糊糊的躺着只等外面的叫醒,于是陆陆续续便起床收拾。
两点半协作们弄好早饭开始用餐,早餐其实也还蛮不错:比想象中要好的稀饭、 白水 鸡蛋、带馅的大饼和榨菜。虽然没睡好但一点也没影响我的食欲,就着榨菜喝下一大碗稀饭、吞下一枚鸡蛋和一个肉馅大饼。
凌晨冲顶



四名登山协作控制着整支队伍行进的速度,虽然是轻装冲顶但由于山路的难度实在太大,大家仍然爬的十分劳累艰苦,登山协作和老6照顾到大家的体能,行进三四十分钟便会停留下来休息一会儿让大家喘口气。

三峰垭口





东方的天空泛起曙光,云层被阳光照的彤红,万道光芒从群山后面射出来,尤如一只只利箭射向苍穹。
站在垭口左面是海子沟、右面是长坪沟,对面是二峰、后面是三峰,从沟里升腾起来的云雾像洁白的婚纱,飘飘扬扬地浮在空中。












这张相片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我们登山路线,我们就是从最远处的长坪沟对上来的山梁子翻越过来,然后一路向上直到垭口再向左向三峰峰顶冲击。




地上白色的冰凌好似满地白雪,小伙伴们在这洁白的雪地上艰难地向上攀登。

最后200米的冲刺






这就是上升器的使用,首先将绳子放入上升器的滑轮槽中,滑轮槽有止逆设计只能推着向前滑而不能向后滑。手握着上升器的手柄顺着绳子向前推,一直推到手臂的最长处再用力拉着上升器,人身体借着这个力量双脚蹬着岩壁向上攀登。这玩意看似容易其实操作起来蛮费体力的,不一会儿就整的手臂酸软,不过也不要担心万一失手会掉下去,上升器通过两把主锁和腰上背的安全带相连接,即使是失手人也会挂在绳子上不至于往下掉。
不多一会儿我们都如一个个蚂蚱般被“拴”在了一根绳子上,可能又会有人担心这一根绳子能承受这样多人的重量么?这个也不用担心,刚才说了这是一根三段绳距的登山绳,在山体上有三个“锚”点将绳子分成三段,每段绳子只承受本段绳子上的重量。因此在过中间两个“锚”点时,就需要守候在一旁的登山协作将绳子从上升器中取出来,再放到“锚”点之后的下一段绳子上,所以说对于我们这些第一次使用技术装备的菜鸟来说,整个过程中登山协作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从大本营出发经过约5个小时3.69公里的攀登,海拔一直上升1060米后到达三峰之巅,六只脚显示的海拔是5315米,户外助手显示的海拔是5311米。
我登山了三峰
这是老6率先冲顶后在山顶拍的相片,当时我们还在山壁上作最后的冲刺。



加上领队老6此行17人全部登顶成功,100%的登顶成功率连登山协作也啧啧称赞。





感谢野人部落老6的组织;
感谢我们的登山协作们;
当然更要感谢三姑娘的接纳,我的第一次是属于三姑娘!!!



生命不息,挑战不止!!
时间不多,赶紧抓紧时间装逼,各种旗旗儿扯起,各种姿势做起。

老6拍这些照片视频的代价也蛮大的,就在他最后一次刚刚将无人机放飞出去的时候,突然从山底刮来一阵狂风,猛然将无人机砸向山壁,幸好飞机虽然摔坏但还挂在岩石上,而且哪个地方协作们还敢徒手过去将飞机取回来,否则不但白白损失一架飞机,连这些精彩的相片视频都一并损失掉了。
第一次在如此高的地方俯视着群山,感觉真的美妙极了,只有此时才觉得这两天来的攀登没白费,看着眼前的美景心中鸡冻的心情逐渐平复了下来。
下撤,一路下撤





借助上升器爬上这最后200米实属不易,但现在借助下降器下撤这200米依然比较困难。其实下降器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路绳缠绕在一个8字型的金属扣中,然后借助绳子与金属扣的摩擦来控制下滑速度,你右手抓住绳子不放的时候人便不会向下滑,你右手放多少绳子你就会下滑多少距离。
说起来很容易但手和脚的配合还是不容易掌握好,好多人因为手脚配合失误便会歪倒在岩壁上,而且下的距离长了以后依然会手臂酸软,这也是很费用体力的一件事。

小伙伴们借助着下降器艰难的向下撤退,而登山协作拉着绳子腰都不弯就“蹬蹬蹬.....”跑了下去,见此状况我们唯有目瞪口呆地佩服的五体投地。



从平台到垭口的这段山坡上,全是从三峰顶上掉落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岩石碎片,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人人都佩戴安全帽的原因。下山总比上山要容易许多,踩在满山坡松动的岩石碎片上,人跟着碎石的移动就好象滑雪般很轻易的就向下“梭”去。






我们的登山协作们曾经创造三、二、一三座山峰连续攀登的纪录,他们的路线便是先上三峰,然后从垭口到二峰、再从二峰的垭口到一峰,只有身临其境看过这些垭的口构造才能体会到他们简直就是大神级的人物。


呵呵,这会不会是杞人忧天!!


从大本营下撤到喇嘛寺让我吃尽苦头,天空依然和上山一样时不时下着雨,雨衣穿也不是脱也不成。更要命的是新买的登山鞋,虽然在家里事先也穿着进行了磨合,虽然从昨日上山到今天下撤至大本营都没出任何状况。但当我从大本营出发下撤不久便觉得脚后跟下面好象有小石子碜的有些痛,于是停下来脱鞋抖了抖以为便会好了,哪知道走了一段又觉得碜的慌,坚持了一段后终于忍无可忍再次脱鞋脱袜从里到外彻底进行检查。穿上以后走着还是碜的难受,终于才明白这哪里是有石子碜着脚嘛,分明就是新鞋子磨脚啊。
就这样咬着牙忍受着钻心的痛一步步向山下挪,若不是老6追上我说后面还有五六人,我肯定不愿意拖累在队伍而选择骑马了。就这样上山才花4个多小时的路,我下山都走了3个多小时,好不容易下撤到喇嘛寺乘上观光车。
后记
下午4点过所有人员到达长坪沟游客中心,告别登山协作们乘车一路狂奔于晚上8点顺利回到成都。原本打算乘9点半的高铁到隆昌,谁知道购票的时候却已售罄,无奈之下只好泸州出发的五个人挤着一辆轿车返回泸州。到泸州的时候已经是午夜时分,仔细算来已40个小时没好好休息过了,而且还往返了海拔5300米的高山。此时又困又饿的我还是选择先找个地方胡乱吃了些东西填饱肚子,然后再回到家里痛快地洗了个澡,倒在床上便呼呼睡去。不知道是此次登山确实运动太过于激烈,还是因为新登山鞋磨脚的影响,在登山回来接下来几天大小腿都好痛好酸软,连上下楼梯都有些成问题,要知道这样的情况在很长时间来都没出现过了。
此次四姑娘山三峰登山之旅由成都野人部落组织,全程费用2000元,其中野人部落组织费1300元、登山技术装备租借费300元、大本营营地餐40元、往返成都车费260元,路餐及其他费约100元。
再次感谢成都野人部落的组织!
再次感谢领队老6的无私奉献!!
再次感谢同行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
期待着下次雅拉雪山穿越再与你们同行!!!!
( 本文作者 : lz乞丐 )
文图俱佳,令人感佩。此番登顶经历十分精彩,艳羡不已,佩服佩服!
发表于:2020-9-10 13:04
感谢楼主的精彩分享,照片拍的特别好,写的也很详细,再次感谢
发表于:2020-9-9 13:58